老济南的楹联

文 / 落叶知秋

1/18/2020 12:23:42 AM

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最能在浩翰文海中以简洁而出彩的当属诗词楹联。诗词楹联以其特有的应景、切题、精粹、迅捷之优势而成为历代科考、文人聚会、节日喜庆、名胜古迹的一道人文风景。
济南是个文化古城——从七十二泉之名、街巷景点之名、书院学府门匾楹联、四合庭院、小桥流水人家之楹联就足已印证其文化渊源。
济南地下纵横交织的七十二泉脉络分为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这四大泉群系列都集中在历下区,最后汇入大明湖小清河。过去的老济南城就是今天之历下区。历下区以前有老城墙,城墙外有杨柳绕堤的护城河,河畔设有南门、北门、西门、东门,每个大门都有兵丁设防——且看街名:营盘街、后营房街、旧军门巷、南马道街、武库街、演武厅、鞭指巷、官扎营、馆驿街、马道口……据文史资料记载这些军旅街名最早是东汉末年曹操的青州军驻扎的地方,街名也由此而来。
老济南以省府衙门为轴心的周围街道:省府前街、省府后街、贡院墙根、院前街、院后街、天地坛街、县学街、县后街、县东巷、县西巷、东更道、西更道、后宰门街、按察司街、钟楼寺街、正觉寺街……还有以庙宇为记的岳庙前街、岳庙后街、精忠街、三合街、将军庙街、城隍庙街等。更多的则是以泉命名的街:明湖前街、明湖后街、秋柳园街、舜井街、趵突泉前街、趵突泉后街、马刨泉街、曲水亭、东流水、西流水……更有意思的是以手工艺人群居创业的街巷:制锦市街、锦缠街、剪子巷、篦子巷、昇官街(做棺材)、筐市街、花店街、擀面杖巷、辘轳把子街等等。
这些“街街杨柳户户井泉”过年大门上都贴春联,多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万象更新春”……老城街巷内有许多庙,精忠街的岳飞庙内塑着身穿盔甲的岳飞像,壁画有岳母刺字,岳飞大败金兀术、风波亭父子遇害的故事。后来这座庙改成了岳庙后小学,拆迁时塑像、壁画、楹联都变成彩色废墟。城隍庙很大,里面塑有阎王小鬼、黑白无常,壁画汇有狰狞恐怖的十八层地狱,据说夜晚庙里常发出嘁嘁喳喳声音,令人不敢从此处路过。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一说拆庙改为学校立马得到普大喜奔之拥护——那些水磨方砖琉璃瓦、黑漆铜钉木头门、香炉香案、青铜烛台、帐幔桌布一夜之间无踪无影,只剩下东倒西歪的阎王小鬼们等待被消灭。
三合街附近的三义庙供奉着刘关张桃园结义,最是香火鼎盛。拆庙时附近的老人们来了许多,有的撮土焚香,有的洒泪敬酒相送,更多的人把庙前楹联相互传抄: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这副二十个字的对联把刘关张、诸葛亮、赵云五个人的君臣兄弟关系,生死之交创业写绝了,因而被老人们言传口教流传下来。
街巷名联:大板桥小板桥大小板桥过往车水马龙;东流水西流水东西流水环绕柳泉人家
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南门里北门里汇波桥头九曲巷
芙蓉街琴棋书画藏古韵;柳泉居诗词歌赋唱新声
这些街巷楹联遍地开花,惜乎数十年来老城改造都没保留下来,只有大明湖作为名胜古迹其楹联加以保护下来,成为一人文道风景。大明湖西南门的朱漆廊柱上镶嵌着鎏金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号称泉城第一联——是清嘉庆九年(1804年)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提督铁保在大明湖北岸铁公祠饮酒时诗兴大发而即兴吟咏,铁保将此佳句挥笔写就,命工匠镌刻于沧浪亭之石柱之上,二人妙句墨宝珠联璧合,成为佳话流传。据史书记载:刘凤诰是济南人,家境贫寒自幼寒窗苦读,一目失明,乾隆年间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乾隆接见这些中榜士子之时,见刘凤诰一目失明说:“独眼岂能登皇榜”,刘凤诰朗声应对:“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惊喜出一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朕乃摘星手”;刘凤诰略一思索应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乃探花郎”这对联妙然天成,令乾隆大加赞赏。
历史上大明湖的面积要比现在大的多。那时明湖前街、后街、秋柳园、院后街、县后街、百花洲都是大明湖周边水域。因济南地势南高北低,每逢夏季暴雨地处北部的大明湖就泛滥成灾。历史上对大明湖首次大规模科学治理乃北宋时的曾巩。文史简介:“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于煕宁五年(公元1072)任齐州(今济南)知州。修建北水门,治理大明湖水患,提倡文教,兴利除弊,兴学利农,深得百姓爱敬。”曾巩为官廉政,亲率百姓清淤明湖疏通水道,湖河岸边遍栽杨柳,湖内筑堤修桥,种植莲藕。不仅治理了水患,亦将城池建设的荷柳争艳一片大明,美景引来游子商客,促进了文化经济之繁荣。时当苏轼在杭州任太守亦率百姓于西湖清淤治水患,筑长堤而被称颂,故有南苏堤北曾堤之说。
曾巩喜交友爱戏剧,聚会创“碧荷饮”——饮者双手捧新鲜荷叶为杯盘状,将荷茎穿孔含于口中,侍者将美酒倒入荷叶内,饮者吮之。他创建的南丰戏楼大门外的朱漆廊柱上有后人纪念曾巩的鎏金对联:

“作湖山一日主人看万脉奔流诸峰罗列;
历唐宋百年过客有少陵诗笔曾巩文章。”

南丰祠内正面端坐曾巩塑像,塑像两边对联:“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横匾:“江汉星斗”
南丰祠外两边廊柱对联:“北斗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
院内南丰戏楼门口对联:“书韵为阅小玉唱;茶香留待老残游”
湖畔雪松翠柳簇拥的曾公画壁长25.8米,高6.2米。壁顶斜覆绿色琉璃瓦,下有青石雕座。白色花岗岩画壁总面积71平方米,绘有曾巩率民修湖筑堤之浮雕,两边是徐北文教授隶书镌刻对联:“北渚云飞泺水历山迎帝子;明湖波净莲唱渔歌念曾公”
李清照纪念堂对联郭沫若题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藕神祠里供奉着民间传说中的藕神娘子,她面目端庄,身披红荷衣裙。两旁对联竟然引用了李清照之词意:“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
稼轩祠堂掩映在竹林之中。祠堂内名人撰写的辛弃疾词琳琅满目:《破阵子》《西江月》《水龙吟》《鹧鸪天》……匾额“辛弃疾纪念堂”以及廊柱鎏金楹联乃郭沫若题写:“铁板铜琵继东坡豪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隶属“阳春白雪”的大明湖楹联得到了保护而流传下来。惜哉市内千家万户隶属“下里巴人”的民俗楹联却随着拆迁荡然无存——难不成文史资料亦有“双轨制”待遇乎?数十年来济南老城百分之八十的街巷,包括百年前德国人建的火车站、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堂,都在老城改造中消失了!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树被砍伐井被填埋,作为非物质遗产的民间楹联文化也不见了。当初那些主要街巷而今还能在原址楼群中找到一个竖立的牌牌,上面蓝底白字写着原来的街名,至于那些土啦吧唧的小街巷连名字都没留下。
乡关何处?童年住过的大杂院,院中有井、井上有葡萄架石榴树的大杂院今在哪里?曾在院子里一起烧鏊子烙韭菜饼的大娘婶子们又在哪里?只有保留下来的一个街名牌牌——而这个街的一个历史门框上曾在十多个春节贴过父亲写过的楹联:“勤俭黄金本;诗书丹桂根”、“雪从梅中尽,春自柳上归”……
一切都遥远而模糊——那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楹联诗词,那些富有亲和力、弥漫着柴米油盐气息的草根文化——它们在当今纸醉金迷的文史断裂层之中还能引起游子对故土的追忆吗?
2020.1.7,济南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落叶知秋作品总目录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