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曼德勒见闻

文 / 杜帝

1/13/2020 10:02:03 PM

缅甸很朴素,全国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没有公交车,工业落后,几乎没有污染,青岛带队导游说她一回到国内就犯气管炎,止不住咳嗽,可是到了缅甸就痊愈,那里没有雾霾,空气清新。导游每个月往返缅甸好几趟,是嗓子告诉她目前在哪里。身体记忆不撒谎。
曼德勒气温20几度,正是一年中最凉爽的季节,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2月,短短三个月时间,凉爽宜人,你想想摄氏40多度,几乎一年到头,遭罪吧?
尽管现在最凉爽,我还是感到了炎热。
我们这帮从三九寒天来的游客感觉回到了夏天。等到在缅甸住了几天,我感觉不仅仅是退回了一个季节,而是回到了我们的几十年前,你走进的、触摸到的,确实是我们早已告别的生活。如果说美国的医疗、教育、科技领先了中国100年,那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比缅甸先进40年。

青岛到缅甸有经停直飞,我们乘坐的是经停泉州,早晨六点半的航班,凌晨三点半起床,四点出发去流亭机场。登机时发现人几乎坐满,但在泉州下去了一多半,再飞缅甸曼德勒,机上乘客不足四分之一。
下午三点到曼德勒,缅甸与中国有一个半小时的时差,当地时间是下午一点半。我们凭空多出了一个半小时。
从机场到到酒店,一路上鲜花盛开,非常漂亮。导游阿丹说这是缅甸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新修建的,过后你们就会知道,缅甸整个经济是多么落后,曼德勒没有几个红绿灯,更没有监控,道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中国发展快啊,我们望尘莫及。
阿丹口气里满是羡慕。
下了飞机,大巴车载我们奔向第一个景点柚木乌本桥,整根的巨大柚木,木桥蜿蜒,百多年屹立不倒,是专业摄影的打卡地,有著名作品《乌本日出》。
木桥朴朴实实貌不惊人,很多游客在桥上走。王灏远老弟在我微信留言,说大哥去曼德勒一定要看看乌本桥。
我问导游,为什么叫乌本桥?地名吗?
导游说乌本是缅甸语情人的意思,你也可以叫它柚木情人桥。
桥上游人很多,当地人也很多,青年男女为主,叫“情人桥”有道理,在巨大的河里,坚固的柚木象征稳定的爱情。
我在桥边的亭子里,拍了不少人物。有关照片我已在上期贴出。参见 杜帝语丝

缅甸是典型的佛教国家,庙宇寺塔随处可见,当地人尽管生活贫穷,可对佛祖恭恭敬敬,他们相信来世。
庙堂香火旺盛,人们进去前脱鞋、赤脚,以示尊崇虔敬。
信佛的人不杀生,缅甸到处是流浪狗,肃穆的庙宇殿堂之上也不少。
参加过缅甸游的朋友说,去缅甸就是看庙,自然风光一般,吃的玩的也不行。
此言不虚。
第二天在缅甸最大的僧院看千僧化缘。
一车车的游客进入寺院,来到一个后院一样的路上,站在两旁。游客越聚越多。
我听到游客们在议论,这些出家人化缘,得来的食物和钱财,上不上缴?个人有提成吗?
现场不允许拍照,手机却可以,可能缅甸人不知道手机调到大格式,不一定比单反差。
游客们望眼欲穿,等了快一个小时,铁钟敲了两次,队伍终于从远处缓缓走过来。
本来我想象的出家人化缘,当地人是主角,胼手胼足的劳动者给僧人添米饭或汤菜,怎么都是中国游客啊?
后来我才知道,正宗的僧人化缘,是在清晨四五点钟,排着长队,赤着脚,端着钵子,接受路旁百姓的施舍。吃过这一顿饭,中午前十一点还有一餐,过午不食,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日复一日。
本期的最后一张照片就是僧人清晨化缘,是我们团的刘建恒先生当时用手机拍的,谢谢。
导游介绍,缅甸人对出家非常重视,谁家有人出家入庙,就像中国人考上了清华北大一样,村人庆贺,有光宗耀祖的意味。
当了和尚入了佛堂,生活清苦,化缘也遭罪,高温炙烤,无论化来施舍多少,都虔诚感恩,因此僧人从小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
我们这次看到的化缘更像是表演,一种程序或仪式,百米长的路两旁,游客们围观,早有准备的拿着饼干糕点,很多人往僧人钵子上扔钱。
据说化缘的僧人都捧着钵子,里面是化来米饭和菜,饭菜集体分配,钵子上面的小食品和纸币归个人,僧人可以自己消费使用。
看图吧,视觉第一。参见 杜帝语丝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杜帝作品总目录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